Jul
2019
《毛姆短篇小说全集》《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等作品的译者陈以侃首先分享了他在翻译毛姆全集等作品中的经验与心得。他认为翻译的过程就像一场婚姻:与原作乍逢时的惊艳和耳鬓厮磨,会被时间消磨掉,但往往又能在**疲惫的时候,发现原作的温暖之处。
在开始接触翻译毛姆作品时,陈以侃用“不信任”表达自己对其他译作的看法。在他看来,当代的翻译文学或多或少会受到“翻译腔”的影响,而这种“翻译腔”会让自己产生一种惧怕,让自己不敢阅读翻译文学。以至于只有在翻译工作结束之后,他才会去比对自己译作和别人作品中的不同。
译有“地中海史诗三部曲”等作品的陆大鹏是一位英德译者,他将“翻译腔”视为一个伪概念,因为中文一直受到翻译的影响,也就是说“翻译腔”未必是件坏事,相反对中文有着很大的贡献,“如果我们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白话文,读者肯定是不适应的。”
一直以来,“信、达、雅”三原则是**为大家所熟知的翻译理论原则。这一原则**早由国内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提出,但在今天是否依然适用,已经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陈以侃认为,“信、达、雅”,“信”是**高要求,要尽量表达原文的感触。也就是说给英文读者的感触,要用中文表达给中文读者。而“达”指的是要把这种感受表达充分。“雅”则意味着可以把原文的文风当作自己的工具,“读者觉得翻译文学应该是雅的,我把文风译得雅一点。但这不是我所推崇的翻译标准。”
在陈以侃看来,要成为一个好的翻译的**好境界,首先要做一个好的读者。只有知道原文要表达什么,珍惜原文所要表达的东西,尽全力用中文把它表达出来。“翻译腔”是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翻译文学出现后不可避免出现的现象,但这并不会动摇中文几千年来的内在机制,这种影响更像是一种进化过程。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翻译腔影响,但这并不是孤立的,主观上仍然会追求没有受到翻译腔影响的人(译者)。
横跨翻译、出版、创作三大领域的黄昱宁分享了翻译亨利·詹姆斯和麦克尤恩作品的经验,以及翻译对于文学创作的推动作用。黄昱宁认为,好的翻译追求的是功能对等,为中文读者还原原作在母语读者身上激发的感觉,“比如原文在它的母语中感觉很难,变成中文后,也不能让读者看着太轻松,也应该让他绕几个弯才能看明白。”
黄昱宁认为,应当区分产生“翻译腔”的不同情况,一些翻译腔其实因为译者没有真正搞懂原文的意思,没有搞懂上句和下句逻辑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词一个词堆上去形成的句子就是翻译腔,这其实是一种很笼统的说法,读者没有办法还原原文,实际上真正的问题在于译者没有理解,逻辑关系没有搞清楚,必然出现拗口。
上一篇:杨绛的“翻译技巧”
下一篇:致刚入门译员的五点建议
- [12-28] 佛山翻译行业的主要趋势
- [10-14] 网站国际化易被忽视的5个细节
- [04-12] 翻译公司如何提高财务报表翻译质量
- [07-12] 金融翻译需要具备什么特征?
- [09-05] 亚洲语言与汽车工业翻译
- [04-16] 带数字的政治术语如何翻译?
- [05-28] 医疗翻译有哪些基本要求
- [05-11] 翻译部译员眼中的“高难词汇”怎么译?
-
地址1:佛山市禅城区汾江中路144号科华大厦1002室(创业大厦正对面)
电话:0757-82285965 13318391728
-
地址2:佛山市禅城区魁奇路澜石(国际)金属交易中心大厅一楼
电话:0757-82285965 13318391728